剛開始接觸 Facebook 廣告時,是從原本的廣告管理系統、Power Editor 到現在的介面,過程中廣告系統改了無數次,我想廣告系統應該會持續的進化…

■Facebook 的 11種行銷活動目標(2018.11)

接下來,就來聊聊 Facebook 廣告…

有時做一件事久了,都會有一定的慣性,習慣於某一個點,可能跟產業也有關吧!以投放廣告來看,最常使用的還是在「流量」、「互動」及「轉換次數」這三種,但萬變不離其宗,廣告最終目的就是要達到「轉換」!

剛開始投放廣告常用的目標對像,是在詳細目標設定中輸入粉絲專頁名稱,不過來後愈來愈多是跑不出資訊的,可能 Facebook 不在把那些粉專定議為標籤,也是是因為族群過於狹隘吧!(純屬個人臆測)

後來,才開始瞭解到 Facebook 有其他的目標對象可以使用,主要分為廣泛受眾、核心受眾、自訂受眾及類似受眾四種。

《廣泛受眾》所觸及的人數較廣,主要項目分別為「地點」、「年齡」、「性別」及「語言」,以地點來看,選擇「台灣」,年齡層設定在18歲~65+,觸及人數就高達 20,000,000 人,廣泛受眾是基本的要件,接下來還是需要搭配核心受眾項目,才能讓受眾更為精準!

《核心受眾》根據 Facebook 分類,受眾包含 「地點」、「人口統計資料(包括年齡、性別、教育、感情狀況、職稱等)」、「興趣」、「行為」及「關係鏈」,當中興趣與行為是我們值得研究的。

興趣大致上可分為26種類別,當中又細分了很多項目,在使用上其實滿麻煩的 ,自己在使用上其實也是挑選自己熟悉的項目來用,曾經使用「旅遊」標籤,當下有點嚇到,因為剛設定完不到幾個小時,原本能跑一天的預算就快燒盡了,後來才想旅遊這標籤競爭應該滿大的,比如會有「語言學習補習班」、「旅行社」、「旅館飯店」及「露營登山」等商家使用,所以在投放需隨時注意廣告跑的狀況。

所謂的入境隨俗,每個標籤他們會做什麼事、會說什麼話等,以富有的人來看,如果有個高端的商品要推廣這群人,該選擇哪些標籤呢?在運動項目裡可能就可以選擇「高爾夫球」、「滑雪」等,在用這群人會說的話語去跟他們溝通,這樣廣告投放起來會更有效益的。

《行為》根據官方說明為受眾先前的購買行為、裝置使用情況及其他活動選擇目標受眾。例如,如果您經營鞋店,可鎖定最近購買過鞋子的用戶。

《關係鏈》根據官方說明為受眾觸及與您 Facebook 粉絲專頁、應用程式或活動連結的對象,或是排除這些用戶來尋找新受眾。例如,若您要增加專頁的按讚次數,便可以排除已經成為粉絲的用戶。